挣不到时代红利,年轻人开始“捞父母红利”

日期:2025-10-24 15:01:33 / 人气:8


在未来20年,全球年轻人或将迎来一场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财富转移浪潮。据《华尔街日报》报道,欧美二战后诞生的婴儿潮一代借经济上行东风积累了巨量财富,粗略统计约70万-80万亿美元。随着这一代人相继老去离世,财富多将交付给年轻的Y世代或Z世代。然而,部分年轻人却急于“人为加速”获取遗产的速度,甚至不惜让父母在晚年穷困潦倒、提前离世,这种“无耐心继承”现象正逐渐演变成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
一、“无耐心继承”:亲情与金钱的失衡
几年前,澳大利亚昆士兰55岁的莎伦·杨被指控欺诈性榨取80岁母亲的养老储蓄:擅自使用20万美元信托基金,出售母亲房产偿还自身债务、购置新房,却将母亲扔进养老院不再提供经济支持。无独有偶,另一名澳大利亚女性哭诉,哥哥偷偷领取母亲的护理津贴、伪造遗嘱签名,还将钱款用于赌博酗酒,甚至有意两周不给母亲服药,使其生命垂危。
这种在父母在世时用不合规手段提前获取遗产的行为,被称为“无耐心继承(Inheritance Impatience)”,在澳大利亚已呈蔓延之势。雅虎财经去年报道显示,4成澳大利亚年轻人愿在父母离世前提前继承遗产。某饮料公司甚至将此写进广告,让Z世代年轻人说出“等爸妈去世用遗产买房”,虽广告被投诉下架,但反映出观念的普及。2021年澳大利亚政府报告指出,65岁以上老年人中近10%遭受心理或经济虐待,维多利亚州和西澳州老年权利组织求助电话量长年上升。
子女“狩猎”父母资产的手段多样:或诱骗老人签下持久授权书(EPA)转移资产处置权,或用“不见孙子辈”等威胁限制父母养老金使用以保全遗产。而许多老人即便遭遇剥削也不愿走法律途径,新南威尔士州律师发现,老年客户常说“家人会为我做正确的事”。彭博社播客中,70岁老太太将退休存款交给家人建养老房,却被卷走积蓄致无家可归,虽通过法律拿回大部分钱,却与家人关系破裂陷入抑郁,亲情与信任的破碎成为难以承受的代价。
二、时代错配:两代人之间的财富鸿沟
“无耐心继承”的背后,是深刻的代际财富错配。澳大利亚的“婴儿潮一代”及更早的“沉默一代”成长于二战后百废待兴时期,经历了上世纪80年代起的资产繁荣周期:通胀走低、股市上行、房价飙升,悉尼过去20年房价普遍上涨150%-200%。正如彭博社所言,那是“即便经历人生起伏,退休前仍能攒下不菲养老钱”的年代。如今澳大利亚退休储蓄总额达4.3万亿澳元,加上老人持有的大量房产,形成“有钱却低欲望消费”的阶层——衰老让他们开销局限于护理等领域。
与之相反,澳大利亚年青一代面临繁荣周期结束的困境:投资标的增值停滞,房价均价突破150万澳元让工薪阶层望尘莫及,疫情后通胀率年均增长3%。“父母银行(Bank of Mum and Dad)”文化下,75%父母会无偿给孩子交买房首付,三分之一父母因子女购房产生情感压力,3%父母推迟退休为孩子筹钱。但财富管理公司JBWere估计,澳大利亚人55岁时平均继承70万澳元遗产,当年轻人帮父母操作网银时意外得知这笔“急需资金”,“无耐心继承”的心态便随之滋生。澳大利亚国家老年人协会负责人克里斯·格莱斯称之为“粗暴的权利意识”:“年轻人觉得这笔钱该为自己用,因为是上一代欠他们的。”
三、全球蔓延:财富传承的时代之问
这种现象并非澳大利亚独有,而是遍及欧美各国。美国婴儿潮一代财富占全国总财富的51.8%,老年人因财务剥削年损失达283亿美元;英国未来30年将传承5.5万亿英镑,过去三年平均每位老人因诈骗、提前继承等流失8.5万英镑。极端案例屡见不鲜:上个月美国密苏里州39岁男子因急于继承遗产,用园艺工具打死65岁母亲,此前已多次要求母亲转移信托财富。
20世纪下半叶,欧美老一辈赚得大量财富,步入银发后催生围绕养老金的各类诈骗;如今,随着老一辈议题转向死亡,盯上他们存款的人从外部转向内部。“无耐心继承”虽有个人道德问题,但更折射出代际财富错配的群体性诘问:钱如何正常流动到更需要的人手中?这不仅是家族遗产交接的问题,更是时代传承的命题——当年轻一代难以抓住时代红利,如何平衡代际财富分配、避免亲情被金钱侵蚀,成为社会亟待解决的难题。

作者:天富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天富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