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店打烊外包:一场效率革命与人性关怀的平衡术
日期:2025-08-22 15:51:07 / 人气:7

晚上 10 点,上海七宝宝龙城的霸王茶姬门店准时拉下卷帘门。与其他门店不同的是,店员们并没有开始冗长的清洁工作,而是径直走向员工通道 —— 外部服务商的清洁团队已经提着工具箱等候在门口。这场被称为 "夜洁计划" 的变革,正在悄悄重塑茶饮行业的运营逻辑。当 1350 家门店将打烊工作外包,当曾经需要两小时的闭店流程变成标准化服务,这个看似简单的商业决策背后,藏着新茶饮行业从野蛮生长到精细化运营的集体转向。
两小时的行业痛点:打烊为何成了烫手山芋
对于现制茶饮店来说,打烊从来不是简单的关灯锁门。在商场关门后的封闭空间里,店员们需要完成一套堪比外科手术的清洁流程:用精确配比的消毒水擦拭操作台,拆卸智能茶饮机的管道组件进行深度清洁,将盛装茶汤的料盒浸泡在特定浓度的消毒溶液中,还要给次日的物料称重、检查保质期、整理桌椅...... 这套流程走完,往往已是凌晨时分。
谷帆在肯德基工作 12 年后加盟霸王茶姬,他很快发现茶饮行业的打烊痛点:"年轻人对熬夜清洁的耐受度越来越低,很多员工因为抗拒晚班而离职。" 更棘手的是,打烊工作的质量直接关系到食品安全,而人工操作的稳定性难以保证。加盟商雍敏曾为打烊问题头疼不已 —— 她在全国运营着 10 家门店,为了确保卫生稽核达标,只能安排最熟练的员工负责晚班,这导致人力调度陷入两难。
这个行业普遍存在的困境,本质上是劳动效率与人性需求的矛盾。新茶饮品牌的标准化流程已经精细到 "一勺物料 20 克",但打烊环节仍停留在依赖人工经验的阶段。当商场店的员工必须等到顾客散尽才能开始清洁,当凌晨的员工通道里总有疲惫的身影,这个行业显然需要更合理的解决方案。
从月清到夜洁:一场用标准化破解痛点的实验
霸王茶姬的夜洁计划并非一蹴而就。2022 年,清洁服务商博汇利合刚开始为其提供每月一次的深度清洁服务时,谁也没想到这个业务会演变成日常打烊外包。潘怡的团队最初只是负责处理茶饮机内部难以清理的茶渍沉淀,直到 2023 年上半年,品牌方提出了一个大胆想法:"既然每月能来一次,为什么不能每天都来?"
这个想法的落地花了近一年时间。谷帆团队需要将打烊流程拆解成可量化的清洁细项,从消毒水浓度到浸泡时长,形成标准化操作手册(SOP)。但每家门店的布局不同,设备摆放各异,必须进行 "一店一策" 的调整 —— 服务商至少需要 3 至 5 天才能熟悉单店的动线和器具位置。
初期测试在 7 座城市的 120 家门店展开,很快遭遇了致命问题:验收。"门店开业后根本无法追溯前一晚的清洁质量",谷帆回忆道。这个困境直接导致项目上线 3 个月就有近一半门店退出。直到内部 IT 团队开发出验收小程序,通过照片举证、三方确认的机制实现服务可视化,才让项目迎来转机。
这套系统的精妙之处在于:验收不合格项超过 3 项即可免费重做,既保障了服务质量,又避免了纠纷。更关键的是,它重新定义了权责边界 —— 门店员工必须保持随手清洁习惯,服务商只负责标准化的深度清洁,连新店开业的建筑垃圾清理都被明确排除在外。这种清晰的分工,让双方都摆脱了责任模糊的困境。
规模效应下的价值重构:从成本负担到效率工具
2024 年 8 月是夜洁计划的转折点。当项目进入高速推广期,单月新增 200 家门店的规模效应开始显现:服务费用从每月 8000 元骤降至 3900 元,博汇利合也从亏损一年转为实现盈利。这个变化印证了服务业的黄金法则:标准化程度越高,规模效应越显著。
对于加盟商来说,这笔投入很快产生了隐性回报。雍敏的 10 家门店全面加入后,员工离职率显著下降,培训成本降低 —— 数据显示,夜洁计划让一线员工平均多留任 30 天。上海七宝店店长黄林振的感受更直观:以前晚班需要排 4 个人,其中 2 人只为打烊,现在晚班可减少 1-2 人,熟练员工能集中到午间高峰时段,整体效率提升明显。
更意外的收益是杜绝了 "预打烊" 现象。一些门店为让员工按时下班,会提前关闭点单系统,夜洁计划实施后,专业团队的介入让门店能完整营业到规定时间。这种看似细微的改变,在日均流水几万元的商场店中,积累起来就是可观的收益增长。
潘怡的团队也在这个过程中完成了能力进化。他们建立起 "城市机动队" 制度,全职员工负责培训和应急补位,兼职人员就近服务固定门店,形成灵活的人力调度网络。当 700 名员工服务着数百家门时,这套体系能确保清洁工临时请假时,两小时内就有替补人员到岗。这种响应速度,成为他们拿下健身房、电玩城等夜间经济场景订单的核心竞争力。
行业分化中的必然选择:标准化与人性化的平衡艺术
夜洁计划的推行,恰逢新茶饮品牌集体上市的节点。2025 年上半年,霸王茶姬、古茗、蜜雪冰城等品牌相继登陆资本市场,财报显示它们 90% 以上的营收来自向加盟商销售原料和服务。这种商业模式决定了品牌必须不断提供增值服务,才能维持加盟商粘性。
在茶饮行业咨询顾问秦岚看来,这是行业发展的必然阶段:"野蛮生长后活下来的品牌,都在通过精细化运营建立壁垒。" 夜洁计划本质上是一种差异化竞争策略 —— 当产品配方、门店装修日益趋同时,对加盟商和员工的关怀能力,正在成为新的竞争维度。
但这种模式并非适用于所有品牌。霸王茶姬 16-18 元的客单价,使其有足够利润空间承担外包成本;而蜜雪冰城等下沉市场品牌,由于定价低、利润薄,可能很难复制这种模式。这种差异印证了秦岚的判断:"茶饮行业已进入差异化竞争,不同定位的品牌会选择不同的运营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创始人张俊杰的初心 —— 曾做过奶茶店员的他,因看到员工深夜仍在打扫而萌生变革想法。这个细节揭示了新茶饮行业的代际变化:当 80 后、90 后成为管理核心,他们更倾向于用人性化方式解决传统问题,而非简单依靠严苛制度。
从门店清洁到行业启示:服务业专业化分工的未来图景
夜洁计划的意义,早已超越了茶饮行业本身。它展示了一个可能:当标准化的服务业态遇上人性化管理需求,专业外包能成为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在海外,ISS、ABM Industries 等巨头已将清洁外包发展成百亿级产业,而中国市场的专业化分工才刚刚开始。
潘怡的野心正在于此。他的公司已从茶饮清洁扩展到商业地产服务,服务场景从门店延伸到整个商场。这种扩张路径,与国际清洁巨头的发展轨迹高度相似 —— 从单一服务切入,逐步构建综合物业解决方案能力。
对于整个服务业来说,夜洁计划提供了三个启示:其一,越是标准化的行业,越能通过专业分工提升效率;其二,人性化管理不是成本负担,而是能转化为品牌竞争力;其三,不起眼的 "小事" 里往往藏着大商机,关键在于能否将其标准化、规模化。
当霸王茶姬的员工们不再需要熬夜清洁,当加盟商能更高效地管理门店,当清洁服务从边缘业务成长为独立产业,这场始于打烊外包的变革,正在书写服务业专业化分工的新篇章。或许未来某天,当我们看到餐厅、咖啡馆、健身房都由专业团队负责闭店清洁时,会想起 2025 年那个深夜,上海七宝商场里提着工具箱的清洁工人 —— 他们不仅改变了一个行业的打烊方式,更悄悄推动着服务业走向更精细、更人性的未来。
作者:天富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奥特曼交出ChatGPT指挥棒,女...08-26
- 普通人穿越经济周期的智慧与策略08-26
- 为什么空姐不敢反抗白金卡?08-26
- 亲密关系焦虑:催生千亿商业风口...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