餐饮寒冬:生死战下的破局之道
日期:2025-08-04 15:10:20 / 人气:14

餐饮业,宛如置身于希望与绝望交织的寒冬。曾经,互联网让赚快钱者增多、消费能力看似成倍增长,房地产带来商业繁荣,金融改变支付与消费习惯,消费狂欢一度盛行。但如今,这三大泡沫已然破灭,消费降级成为总体趋势,今年上半年餐饮业客单价平均下降18%,多数从业者盈利艰难。
行业困境:泡沫破灭与消费降级
互联网红利消退,消费能力不再如往昔般强劲;城市化进程放缓,房地产带来的商业繁荣不再;金融支付与消费习惯的改变引发的消费狂欢也已谢幕。在这样的背景下,餐饮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消费降级成为常态,大部分餐饮企业盈利困难,行业竞争愈发激烈。
平台竞争与消费本质的思考
几大平台因增长乏力掀起外卖大战,争夺“闪购——即时消费”市场,整个零售行业包括餐饮都被卷入其中。然而,并非所有东西都是越快越好。餐饮不仅仅是满足口腹之欲,更是享受美食、体验生活、传递情感的重要方式。全机器化的无人餐厅虽在技术上可行,但并非人类的追求。烟火气蕴含着人类共同的“爱”,堂食所体现的烹饪艺术、环境艺术、服务艺术以及人类精神价值,是外卖无法替代的。人类作为大自然的产物,堂食能让我们体验自然生活,找回温暖与情感。尽管食品安全底线屡被击穿,夫妻店等“老实人”生存艰难,劣币驱逐良币现象时有发生,但餐饮作为刚需,无论是正餐、快餐、小吃还是茶饮,都满足人类生存繁衍和追求生活艺术的需要,中国6万亿的餐饮市场仍将继续发展,全球餐饮亦是如此。
餐饮业的认知局限与执行难题
认知局限
中国餐饮规模巨大,但总体质量一般。许多餐饮人存在巨大的认知局限,对品牌势能的理解仅停留在曝光、引流、导流层面,而品牌势能的本质是向客户讲清楚能带来的与众不同价值。在标准化方面,中餐的“标准化”实则是“标准化定制”,不能只追求标准化而忽视基于自身业务的流程化,最终要满足不同顾客的价值需求。现炒与预制并非非此即彼,关键是要保证健康美味和质价比,实现盈利以持续为顾客提供高价值服务。直营与加盟也并非绝对对立,未来将形成“直营中有加盟,加盟中有直营”的局面。堂食与外卖背后的商业逻辑不同,不能盲目跟风。
执行难题
餐饮从业人员素质相对较低,若不提升店员和店长的素质能力,战略执行就会大打折扣,这是餐饮业战略执行折扣率高的重要原因。此外,为了求生,许多中小老板动作变形,忘掉餐饮创造美好生活的初心,陷入恶性竞争的漩涡。
回归“以顾客为中心”的破局之路
核心原则
餐饮业要自省,回归“以顾客为中心”。规模增长的前提是价值增长,没有给客户带来价值增长,所有动作都是假动作;要从先事后人转变为先人后事,支撑规模化可复制的是组织力,而非个人能力;要从山寨模仿走向组织创新,将别人的好东西内化成为自己的,构建独特的品牌竞争力。
构建组织力
流程型组织
餐饮组织发展历经小团伙、分工专业化阶段,如今市场供过于求,必须以顾客为中心,做成流程型组织,像任正非所说的“眼镜蛇”,脑袋敏锐感知市场和顾客需求变化,身子随之联动,实现整个组织的有效联动。
组织力挑战
• 构建中国环境下的“合伙制”:真正的合伙是三观合、能力合、利益合,保障各合作方权益,做到“能进能出、能多能少”的动态化管理,选择“决策权”和“利益权”分离的普惠合伙制,实现与利益相关方的共赢。
• 抓干部,让组织变革落地:干部是公司的高层及中高层团队,要以身作则,搭配好的激励制度,用生动的故事传导文化,让员工积极创造价值,承担风险。
• 目标导向与系统能力并重:能力决定业绩,工作要接受实际效果反馈,创造价值;复购是餐饮本质,靠产品与服务的高稳定输出带来信任,中餐稳定性依靠店长和店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水平;打破部门墙,采用“端到端”的项目制,提升一线的洞察力、服务力和经营力,中后台建立“四个军”提供支持。
当前餐饮业环境处于低谷,可能是一个漫长的L型,但这也是激发器和升级器。曾经躺赢的时代一去不复返,餐饮企业必须变革升级,以顾客为中心,创造更高价值,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下来。
作者:天富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董璇送金饰引热议:一场明星送礼...09-01
- 知名港星文雪儿喜升级外婆,小女...09-01
- 10 部 2025 好看到从头到尾追完剧...09-01
- 2025 古装剧男主热度 TOP1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