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士康“抄底”日系车企:跨界造车的机遇与挑战
日期:2025-07-17 17:36:41 / 人气:4

去年年底,本田、日产和三菱三大日系车企宣布合并,目标是打造一家“年销售额超30万亿日元、年营业利润超3万亿日元”的世界级移动出行公司,引发全球车圈震动。然而,这场被寄予厚望的合作却迅速夭折。今年2月,三家公司终止谅解备忘录,“史上最短合作联盟”成为行业笑谈。
日系车企抱团失败,日产陷入困境
本田强势主导合并的想法遭日产抵制,是合作破裂的直接原因。日产2024财年亏损额创历史新高,新上任的CEO大刀阔斧降成本,5月宣布全球裁员2万人、关闭7家汽车工厂,其中就包括产能利用率仅40%的大型主力生产基地追滨工厂。关闭工厂虽符合降本增效逻辑,却对当地就业造成冲击。
富士康“捡漏”日产工厂,布局日本造车
就在日产为追滨工厂寻找出路时,富士康母公司鸿海传出与日产商讨共用该工厂的消息。富士康一直有造车计划,2020年鸿海董事长豪言5年后抢占10%的电动汽车市场,但至今未实现目标。此次借日产工厂产能,富士康有望在日本本土生产电动汽车,为其造车计划增添助力。
这并非富士康首次与日系车企合作。今年5月,富士康子公司鸿华先进与三菱达成合作,提供一款由其开发的电动汽车车型,由中国台湾地区的裕隆汽车生产,通过三菱渠道于2026年推向大洋洲,还计划通过三菱扶桑销售Model T巴士和Model U微型巴士。富士康提供车型,三菱提供品牌渠道,依赖裕隆汽车生产,这种合作模式显示出富士康在造车领域的资源整合策略。
富士康四面出击,造车紧迫感十足
除了在日本布局,富士康在中国大陆也在积极行动。富士康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在郑州发布14个职位,涵盖智能化电子电气工程师、总装工艺工程师等多个岗位,表明其将在郑州造车。今年4月,富士康还表示要在2027年将Model T和Model U巴士引入日本市场,时间紧迫,富士康正加快造车步伐。
电动化智能化趋势下,车企需创新求变
电动化、智能化是不可逆的行业趋势,日系车企若不能打破传统成功经验,加快电动化转型步伐,可能被时代淘汰。合作虽有必要,但不能盲目,之前日产、三菱和本田的合作就因缺乏真正互补性而谈不拢。富士康与日系车企的合作相对互补,在技术、市场等方面有望实现共赢。
汽车行业的变革漫长而激烈,日系车企能否重拾辉煌、富士康能否在汽车领域闯出一片天地尚未可知。但可以肯定的是,只有敢于创新、勇于改变、顺应时代潮流的企业,才能在这场变革中生存下来。富士康“抄底”日系车企,既是其造车战略的重要一步,也为行业变革带来了新的变数。
作者:天富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高校学硕“直博化”:贯通培养背...07-17
- 富士康“抄底”日系车企:跨界造...07-17
- 费比超 50%?电商苦达播久矣07-17
- 中东、非洲、拉美:中企出海的新...0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