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轨电车在欧洲复兴?

日期:2023-06-30 20:44:57 / 人气:80

欧洲价值(ID: ouzhoujiazhi),作者:叶可菲,编辑:尔丹,原标题:《它能让城市颜值飙升,为什么在欧洲复兴》,图片说明来自:视觉中国对于一座城市来说,有轨电车堪称提升其颜值的利器。当然,前提是有轨电车与城市建筑相协调。大连就是一个例子。经营有轨电车近60年的青岛,现在实行有轨电车。再查查资料,因为有轨电车高效环保,国内有很多城市实施这个项目。小时候在青岛,经常坐电车。当然不是那种快速舒适的有轨电车,而是以架空接触网为动力,接触杆连接在车厢上方的电线上,不依靠固定轨道的无轨电车。青岛人习惯称之为“辫子车”。这种车在行驶中经常出现爆裂声,是青岛人的集体记忆之一。我记得青岛有2号线和5号线。其中,5号电车途经大量国营工厂,如第六橡胶厂、电表厂、自行车厂、第五国家棉纺厂、第三造纸厂和纺织器材厂等。那时候都是大家熟悉的站名。如今,这些国企大多已不复存在,或更名改姓,有轨电车线路也进行了多次改造。2014年,新型袁爽无轨电车上市。无独有偶,虽然青岛的无轨电车线路始于1961年,但第一条公交线路始于1907年,由德国人修建。而且,无轨电车的发明者也是德国人。今天我们热衷的电车也是德国的。德国是有轨电车的鼻祖。走在德国的城市里,经常可以看到有轨电车。有的是近几年才投入使用的新车,造型现代,站台漂亮,车身上有五颜六色的广告。也是用了几十年的旧车。它的外观古色古香,年代久远,却颇有情调。相比新车,旧车更受游客欢迎,因为有了老房子和石板路,拍照效果绝对一流。放眼欧洲,很多城市都以老旧的有轨电车为名片。当他们慢慢走过老街时,总会赢得“时间在此止步”的题词。葡萄牙里斯本和斯洛伐克布拉迪斯拉发就是典型的例子。相比之下,在经济发达的德国,大部分有轨电车都进行了升级,二手车的比例要低很多。说到有轨电车,德国人绝对是鼻祖。1881年,是德国人沃纳·冯·西门子——是的,西门子的创始人——发明了有轨电车,并在世界各地应用。当时的电车因为要依靠铁轨形成供电回路,必须在固定的轨道上运行,在人多的地方非常不方便。于是,有了无轨电车,它的发明者还是德国人沃纳·冯·西门子。早期无轨电车的风格与轮式马车非常相似,木质车厢,实心橡胶轮胎。它从屋顶上的架空线获得电流,可以从左向右移动一段距离。比有轨电车灵活,但一般不能超车。然而,无轨电车投入运营的第一站并不是德国——1911年,世界上第一辆无轨电车在英国开始运营。这种车从车顶的架空电线获取动力,轮胎代替铁轨。欧洲经历了电车的复兴。在很多中国人眼里,电车(尤其是有轨电车)绝对不是现代城市交通的主流选择,地铁看起来更先进。所以很多中国城市不顾实际情况,到处挖,到处挖。然而,在欧洲,有轨电车经历了一次复兴。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许多废弃有轨电车的城市开始重新使用有轨电车。当时,以汽车为主导的交通模式带来了许多严重的问题,如能源危机、环境污染、土地短缺和交通拥堵。因此,欧洲发达国家重新关注公共交通的发展。由于地铁投资巨大,建设难度大,不适合中小城市,现代有轨电车应运而生。在欧洲人看来,有轨电车是中小城市的最佳选择。据统计,一公里有轨电车线路所需投资仅为一公里地铁的三分之一,且无需在地下挖隧道。而且因为使用电力,车辆不会排放废气,相对环保,电比油便宜。乘客也多,载客量远超公交车。再加上赛道限制,车辆发生严重事故的概率很低。此外,有轨电车的使用寿命比公共汽车长得多,许多城市仍然有超过30年的汽车。即使是德国那些大城市也一直保持有轨电车。巴伐利亚州首府慕尼黑就是这种情况。这个大城市不是没有快速交通线路,但是有轨电车系统极其发达,有八条线路连接地铁和轻轨,高峰时段每两分钟一趟(以我的经验,德国城市的有轨电车基本上五分钟一趟,非常频繁,大城市高峰时段会更频繁)。慕尼黑的公共交通价格也很低,尤其是2~5人的团体票只要12欧元,不到100元。你可以在一天内乘坐任何一种交通工具。首都柏林的有轨电车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至今仍有30多条线路。在金融中心法兰克福的街道上,电车轨道也与机动车平行。有轨电车具有独立的通行权,是德国近年来建设的一种现代主流有轨电车系统。它们大多占据独立的通行权,与旧的有轨电车有很大不同。一方面可以提高有轨电车的速度,另一方面也为未来多样化的交通接驳提供了空间和可能。我见过很多城市,商业街区都是传统的步行街,机动车不允许上路,但是电车可以。弗莱堡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这个位于黑森林地区的德西小城,古老而又充满活力。它老是因为没有高楼大厦,只有老房子,最高的建筑是教堂。它充满活力,因为它是一个大学城,街道上都是年轻人。在城市的中央商务区,不允许机动车进入,只有人行道和电车轨道。更有意思的是,弗赖堡老城区有古老的大门,有轨电车有时会从下面穿过。这种风景在欧洲并不罕见,但很少见。以我的经验,每次遇到这样的地方,总有几个游客在路边等着拍照。当然,我会是其中之一。德国人对各种交通工具的衔接也很有经验。比如在德国西部靠近法国的卡尔斯鲁厄,诞生了第一条能够运行有轨电车的铁路线。这条于1992年开通的线路,也是当时世界上最早的双流有轨电车系统。所谓双流制,是指有轨电车在各种路权的轨道上运行,在外围区域与汽车共用路权,在两个行人区与行人共用道路,在部分路段采用由标志标线或草坪分隔的独立路权,或者在干线铁路的轨道上运行。其中独立路权线路占50%左右,特别是新线尽量采用独立路权。正因如此,这条线路的电车速度也是变化多端的。例如,行人专用区的最高速度为25公里/小时,城市地区的封闭通行权为50-70公里/小时,干线铁路为90-100公里/小时。卡尔斯鲁厄之所以能够诞生这个“世界第一”,其实与德国人的执着态度有关。据说德国很多城市的火车站都位于市中心,但是卡尔斯鲁厄的火车站却位于郊区,距离市中心大约两公里。因此,人们在市中心和火车站之间来往时需要换乘交通工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卡尔斯鲁厄运输工会决定让电车和铁路同线运营。电车越来越长。德国的电车还有一个特点:一般都比较长。这当然是技术决定的。无轨电车限于技术,肯定不会太久。有轨电车不一样。以奥格斯堡为例。电车一停,就像小火车一样从你面前穿过。后来查资料发现奥格斯堡最长的有轨电车达到了42米,大部分都在40米以上。这些是近年来的新车。还有一些城市还在使用已经服役几十年的旧车。这些古色古香的车更适合我们游客拍照,但是比新车矮很多。有些城市找到了利用旧车,引进新车的办法,比如莱比锡,我就见过两辆旧车挂在一起的有轨电车,旧车一般都是高空滑板车。现在流行的新车都是低地板,更有利于上下车,所以莱比锡的有轨电车往往采用低地板拖车搭配高地板车厢,方便乘客上下车。有许多原因使电车如此之长。第一,人工成本的问题。毕竟车短了,车辆就多了。车辆多了,匹配的司机就多了,但是外地人工资成本高!通过加长汽车,你可以节省一些司机。另外,公交车越长,座位就越多。德国人甚至欧洲人都希望在大多数情况下保证乘客有座位。但为了保证高峰时段乘客能有座位,在淡季出行时段,经常能看到一个司机带着两三个乘客在街上徘徊。有人把这种情况称为“搬椅子”,确实很贴切。有专业人士分析过德国有轨电车。据说所有的新车都是多节铰接式有轨电车,每节车厢的平均长度只有6米左右。40米的车需要6个铰接盘,车的转弯半径和大客车相差不大。相比之下,无轨电车和公交车已经很难达到30米以上的高度了。据资料显示,最长的公交车是双铰接公交车,一般不超过30米,在城市中很少使用。大部分城市的公交车还是18米左右的单铰车,无轨电车也是。如果车身太长,转弯转弯会很麻烦,甚至有风险。欧洲价值(ID: ouzhoujiazhi),叶可菲著,二丹编辑。

作者:天富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天富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