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17“降价增配”下,国产手机AI反击的机遇与挑战
日期:2025-10-29 15:26:48 / 人气:4

今年手机市场呈现出与以往不同的态势,新发布的iPhone价格坚挺、一机难求,苹果公司市值也重新突破4万亿美元大关,股价创下新高。这背后是苹果产品策略的重大调整,iPhone 17系列通过“降价增配”重新定义旗舰机性价比标准,夺回高端市场话语权。面对苹果的强势表现,国产手机厂商积极应对,但国产旗舰“加量不加价”策略是否管用,技术同质化下决定用户选择的关键是什么,成为值得探讨的问题。
苹果:“降价增配”重塑市场格局
产品策略调整
iPhone 17系列展现出强大的产品力,标准版标配120赫兹自适应高刷,存储容量256G起,镜头和电池均得到升级,补齐了过去的短板。更为关键的是,其起售价比iPhone 16同配置版本降了1000元,若能抢到国补,起售价仅需5499元。这种“加量降价”策略精准击中消费者心理,在品牌价值和系统体验上,与同价位区间的国产旗舰相比,iPhone 17标准版仍具有明显优势。
销售热度与市场表现
超高的产品力带动了iPhone 17系列的热销。截至10月19日,iPhone 17标准版、Pro、Max三个版本的销量分别达到110万、167.6万和252万,起售价9999元的Max销量占比近50%。与往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去年iPhone 16上市后到双11价格大幅跳水,而今年各地国补额度告急,消费者只能以5999元预约iPhone 17,实际支付价格更高且需等待约20天才能到货。
渠道策略与定价主动权
苹果在渠道策略上也有布局,官网按原价售卖,提供24期免息和14天退货服务,Pro Max发货时间排到11月中旬。第三方电商渠道虽提供300元优惠,但只有12期免息且退货条件更严格。苹果重新锚定价格基线后,国产厂商迅速调整策略,vivo、OPPO等国产旗舰Pro机型16G + 512G版本价格卡在5999元,与iPhone 17标准版竞争;小米17售价更具灵活性,Pro机型16G + 512G售价5599元,尺寸更大的小米17 Max同容量售价6299元。小米还因提前发布吃到“抢跑”红利,开售5天销量突破100万台,其中Pro Max版销量最高。
国产手机:产品力升级与营销突围
面临的竞争压力
iPhone 17的强势和小米的抢跑策略,让vivo、OPPO等厂商感受到巨大竞争压力。为减少潜在用户流失,vivo在小米17发布后迅速将样机铺到全国门店,虽系统功能被锁定,但保持了品牌存在感。同时,vivo和OPPO通过丰富预售权益增强用户粘性,如赠送配件、支持低价购买延保和电池保险等。
影像与电池优势
国产手机在影像和电池方面具有一定优势。2亿像素的潜望式长焦成为vivo X300和OPPO Find 9的Pro版本标配,而去年还仅用于国产旗舰ultra版本。在电池容量上,国产旗舰形成对iPhone的“规格碾压”,iPhone 17 Pro Max电池容量超4800毫安,国产旗舰普遍飙到7000毫安以上。然而,安卓系统优化等因素使国产手机电池实际耐用性存在问题,为此vivo和OPPO通过提供电池保修服务打消用户顾虑。
AI:国产手机的新机会与挑战
国产手机的AI抢跑
今年iPhone 17发布会演示了多项AI功能,但因未在国内落地,国行版并非满血版,而国产旗舰已在AI领域抢跑。厂商试图通过AI让手机更有趣、高效,如OPPO重点演示自动提取取件码并配对外卖商家LOGO功能,还开发了社交平台“互喷”功能。AI不仅用于软件优化,也体现在硬件互联上,小米、vivo、OPPO强调自家设备与苹果生态的互联互通,如小米手机与iPhone的通知流转、镜像回复信息,OPPO手机向苹果iWatch推送高铁车次信息。
AI能否建立护城河
AI让手机从标准化产品变为个性化产品,国产手机通过AI功能为用户提供更精准的服务,如安卓旗舰机可自动整理会议发言要点。国产手机采取“苹果不做的,我们来做”策略,通过兼容和补充为双持用户提供更流畅体验,寻找独特价值定位。但当下智能手机用户选择标准从单纯性价比考量转向对具体使用场景和个人需求的精准匹配,市场分化可能更有价值,国产手机能否凭借AI真正建立护城河,仍需在市场检验中寻找答案。消费者在苹果和国产旗舰之间如何选择,也将取决于个人对产品功能、品牌、价格等多方面因素的综合考量。
作者:天富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4000元一件都卖爆,谁在捧红高价...10-29
- 最懂松弛的北京中产,在内蒙玩得...10-29
- 茅台还在苦撑,片仔癀价格先崩了10-29
- iPhone17“降价增配”下,国产手...10-2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