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法国卢浮宫盗窃案看法国社会困境

日期:2025-10-24 15:00:07 / 人气:9



同治六年(1867年),曾国藩与幕僚赵烈文交谈时,对京城“明火执仗之案时出”“民穷财尽”的状况表示忧心,担心会有异变发生。而在当今,作为老牌发达国家的法国,虽不至于“民穷财尽”,但“明火执仗之案时出”也为社会敲响了警钟。

博物馆盗窃频发:社会秩序的警示

当地时间10月19日,一群窃贼在光天化日之下进入卢浮宫,仅用7分钟就盗走9件珍贵藏品。窃贼利用搬运家具的电动升降梯闯入阿波罗展厅,拿着圆盘切割机近乎明抢般劫掠文物,其中拿破仑三世皇后的后冠在逃跑时掉落部分毁损,所幸后来寻回。令人惊讶的是,窃贼与保安打过照面,保安竟遵从窃贼要求疏散参观人员,整个事件无人受伤,被形容为“没有暴力,非常专业”。

这并非法国博物馆首次遭遇此类事件。上个月,法国杜布歇博物馆被偷走价值1100万美元的三件中国瓷器;2024年11月,巴黎科涅克 - 杰博物馆七件重要藏品被盗,其中五件被找回;同月,持枪歹徒突袭勃艮第的希隆博物馆,盗走价值数百万英镑的艺术品。这些博物馆都拥有强大的安保团队,但面对抢劫犯却未能发挥作用。这表明偷盗抢劫频发绝非小事,它如同社会礼崩乐坏的前兆,若不能果断制止盗贼并将其绳之以法,会形成不良激励,导致更多人铤而走险。

政局动荡:政府治理的难题

过去一个多月的法国政局可谓“鸡飞狗跳”。9月8日,前总理贝鲁为给2026年预算案争取支持,在国会发起政府信任案投票,结果失败后黯然辞职。10月5日晚,前国防部长勒科尔尼被马克龙总统任命为总理并公布新一届内阁名单,次日便在左翼社会党和右翼共和党的群起攻击下宣告辞职。然而,勒科尔尼又在马克龙的极力挽留下“二进宫”,再度被委派组建政府,这反映出法国总理职位已到无人可用、无人愿意干的地步。

10月14日,勒科尔尼在国会发表政策演说,向社会党做出多项重大让步,包括暂停执行养老金改革直到下一届总统选举、向富裕人群加税等。2023年马克龙发起的养老金改革闹出全国大罢工,而此次硬推改革,根源在于法国财政实在难以支撑。法国公共债务规模高达GDP的113%,较欧元区均值高出25个百分点;政府财政赤字达GDP的5.8%,是欧盟均值的近两倍。欧洲经济学家认为法国债务问题比希腊、葡萄牙和西班牙还严重,若在欧盟第二大经济体法国爆发主权债务危机,整个欧洲经济都会受重创。

各国政府都在玩“借债还债”的循环游戏,靠市场信心维持。一旦市场信心崩塌,游戏就会中断,马克龙正是嗅到了危机,才硬着头皮削减支出,但改革搞砸了。

经济与社会矛盾:世代与政策的失衡

法国是一个对青年人非常不友好的国家。在财政政策和法律层面,倾向于保护累积财富的中老年人,严重限制劳动者和企业家通过工作、创业、置业和投资致富的机会。政府支出端,养老金已占到公共开支接近三成,成为压低劳动者收入的最大重担。老年护理和老年慢性疾病相关的医疗开支不断上涨,国防、交通、基建、住房、教育、科研等开支因此受到挤兑。

统计数据显示,法国是全世界唯一一个老年人(65岁及以上)人均收入高于劳动年龄人口(18岁~64岁)的国家,老年人贫困率在发达国家中垫底,而20%的未成年人和16%的18岁~29岁人口生活在贫困线以下。这种经济模式偏向老年人是发达经济体的普遍现象,但在法国最为极端。在老龄化背景下,老年选民比重越来越高,削减其利益变得愈发困难,导致世代与政策矛盾突出,政治异常分裂,选民在左翼、中间派、右派、极右翼几大阵营间均衡分布,政治碎片化。

马克龙改革困境与外交转向

马克龙接手的法兰西是一个经济发展停滞、内部矛盾愈演愈烈的烂摊子。作为拿破仑以来最年轻的法国元首,他曾雄心勃勃地推出一系列改革措施,但都以抗议、瘫痪、暂停而告终。现如今,马克龙似乎厌倦了处理内政,将剩余任期的精力放到加沙、乌克兰等外交议题上,成为“最爱出差的总统”。

法国社会当前面临着博物馆盗窃频发反映出的社会秩序问题、政局动荡体现的政府治理难题、经济与社会矛盾导致的世代与政策失衡,以及马克龙改革困境和外交转向等一系列复杂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法国政府和社会各界共同努力,寻找有效的应对之策。

作者:天富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天富娱乐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