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东风集团股份退市看行业破局:借岚图上市突围汽车行业内卷
日期:2025-08-26 11:37:26 / 人气:12

在汽车行业深陷内卷、传统车企面临转型阵痛的背景下,东风集团股份(00489.HK)宣布以 “岚图上市 + 自身私有化退市” 的组合动作,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这一决策不仅是企业应对估值低迷、融资功能丧失的自救之举,更与宋志平提出的破解内卷策略高度契合,为深陷竞争困境的汽车行业提供了 “腾笼换鸟” 的破局思路。
一、退市背后:传统车企在内卷中的估值困境
东风集团股份的退市,本质是传统汽车业务在内卷环境下价值被严重低估的必然结果。从数据来看,截至 2025 年 7 月 31 日,其总市值仅 391.2 亿港元,收盘价 4.74 港元 / 股,市净率(PB)仅 0.25 倍,远低于行业合理水平,且上市以来从未开展过股本再融资,完全失去了港股上市平台的融资功能。这种困境的根源,正是汽车行业内卷带来的双重压力:
一方面,合资业务承压,陷入低价竞争红海。随着新能源汽车快速崛起,传统合资非豪华品牌市场持续下探,销量和利润大幅下滑 ——2025 年上半年,东风集团股份汽车销量同比下降 14.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同比减少 92%,仅 0.55 亿元。这与宋志平指出的 “内卷导致行业利润微薄” 高度一致,传统燃油车市场同质化竞争激烈,企业为保住市场份额不得不压缩利润空间,陷入 “低价 - 低利润 - 难创新” 的恶性循环。
另一方面,自主转型投入大,短期难见估值反馈。为应对内卷,东风集团在自主事业领域加大研发、品牌及渠道投入,但传统控股平台资产种类繁杂,估值逻辑复杂,投资者难以精准识别优质资产价值。即便旗下高端新能源品牌岚图汽车近年表现亮眼,其成长性和价值也未能在东风集团股份的整体估值中体现,形成 “优质资产被低估、整体平台失活力” 的尴尬局面。
二、岚图上市:契合 “高端化 + 品牌化” 破卷路径
东风集团选择让岚图汽车以介绍上市方式登陆港股,正是对宋志平 “四化” 创新(差异化、细分化、高端化、品牌化)破卷策略的实践,试图通过优质资产独立上市,跳出传统业务的内卷泥潭。
1. 高端化突围:摆脱低价竞争,抢占价值高地
岚图汽车作为东风自主打造的高端智慧新能源品牌,从诞生之初就避开了传统燃油车的价格战红海,聚焦 30-50 万元中高端市场,与宋志平强调的 “跳出低端化恶性循环” 思路完全契合。财务数据显示,岚图已临近盈利拐点:2024 年税后净亏损收窄至 1800 万元,较 2023 年的 14.72 亿元大幅改善,且去年第四季度已实现单季度盈利;2025 年上半年销量同比增长 85%,单车毛利在央国企新能源品牌中处于较好水平。这种 “高质中价” 的定位,既避免了低端市场的恶性价格竞争,又能通过合理利润支撑研发投入,形成 “创新 - 盈利 - 再创新” 的正向循环,打破内卷的核心痛点。
2. 品牌化赋能:独立上市释放资产价值
宋志平提出 “品牌化是微笑曲线两端的价值核心”,而岚图的独立上市正是对这一观点的落地。此前,岚图作为东风集团股份旗下资产,品牌价值被母公司繁杂的业务所掩盖;独立上市后,其 “高端新能源” 的品牌定位将更加清晰,既能提升品牌知名度和国际影响力,又能让投资者直接聚焦其成长性,实现估值逻辑的切换 —— 摆脱东风集团股份过往的低估值束缚,享受新能源高端市场的估值溢价。正如东风集团所言,岚图上市后将 “拓宽融资渠道、激发价值创造能力”,这与安踏通过培育自主品牌实现价值跃升的路径异曲同工,为传统车企拆分优质资产、重塑品牌价值提供了范本。
3. 差异化竞争:绑定华为打造爆款,避开同质化
为实现 2025 年 20 万辆销量目标和全年盈利,岚图选择 “全面拥抱华为”,推出岚图 FREE+、全新知音车型等产品,通过技术合作打造差异化优势。这一策略呼应了宋志平 “差异化是穿越红海的方舟” 的观点 —— 在新能源汽车同质化严重的当下,岚图不盲目追求 “全品类覆盖”,而是聚焦用户核心需求(如智能驾驶、续航体验),通过与华为的协同创新形成独特竞争力。这种 “聚焦细分场景、打造特色产品” 的思路,与理想汽车凭借 “家用增程车” 差异化定位实现盈利的逻辑一致,有效规避了行业内卷中的 “价格战陷阱”。
三、行业启示:内卷环境下企业的 “腾笼换鸟” 之道
东风集团股份的 “退市 + 子公司上市” 组合,不仅是企业层面的战略调整,更为深陷内卷的汽车及其他行业提供了可借鉴的破局思路,尤其贴合宋志平提出的 “行业结构优化”“定价权掌握”“心态调整” 等核心策略:
1. 优化资产结构:拆分优质资产,实现 “精准估值”
宋志平强调 “行业集中度过低导致内卷”,而对企业而言,“资产结构分散” 同样会掩盖价值。东风集团将岚图从传统控股平台中拆分独立上市,本质是 “资产聚焦” 的过程 —— 通过剥离低效、低估值的传统业务(或使其退出上市平台),让优质资产获得独立融资和估值空间,避免 “优质资产被拖累”。这种 “腾笼换鸟” 的方式,适用于多数传统企业:当整体平台陷入估值困境时,可通过拆分高成长性业务独立上市,既解决融资问题,又让市场精准识别价值,为后续发展注入动力。
2. 聚焦核心价值:放弃 “规模执念”,转向 “利润优先”
东风集团股份的退市,也是对 “过度追求规模” 心态的矫正。宋志平曾批评 “企业家过度追求销量,忽视利润和定价权”,而东风集团早年可能也受 “规模情结” 影响,导致合资业务与自主业务混杂,难以聚焦高价值领域。如今聚焦岚图,其目标已从 “销量第一” 转向 “盈利第一”“品牌第一”——2025 年岚图冲刺全年盈利,而非单纯追求销量规模,这正是 “从量本利转向价本利” 的体现。对其他企业而言,放弃 “以规模论英雄” 的执念,聚焦核心业务的利润和价值,才是破解内卷的关键。
3. 拥抱行业转型:以 “平常心” 应对周期,主动求变
宋志平建议企业家 “以平常心面对行业周期”,东风集团的决策正是这一心态的落地。面对汽车行业从燃油到新能源的转型阵痛,东风没有固守传统上市平台,而是主动通过私有化退市、子公司上市适应变化,体现了 “困难是周期性的,需积极寻求解决办法” 的思路。这种 “不纠结于过往平台,敢于重构资本路径” 的勇气,对身处周期下行中的企业尤为重要 —— 内卷并非 “死局”,只要能看清行业趋势,主动调整资产和业务结构,就能在变化中找到新的增长点。
结语
东风集团股份的退市与岚图汽车的上市,是汽车行业内卷环境下的一次 “自我革命”。它印证了宋志平的核心观点:内卷的本质是 “价值毁灭”,而破局的关键在于 “价值重构”—— 无论是通过资产拆分实现精准估值,还是通过高端化、差异化打造核心竞争力,最终都是为了跳出 “低价竞争” 的红海,进入 “价值创造” 的蓝海。对于更多深陷内卷的企业而言,东风的案例提供了一个清晰的信号:与其在低估值、低利润的泥潭中挣扎,不如主动 “腾笼换鸟”,聚焦优质资产,重塑竞争优势,这才是穿越行业周期、实现长期发展的根本之道。
作者:天富娱乐
新闻资讯 News
- 奥特曼交出ChatGPT指挥棒,女...08-26
- 普通人穿越经济周期的智慧与策略08-26
- 为什么空姐不敢反抗白金卡?08-26
- 亲密关系焦虑:催生千亿商业风口...0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