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朱雀玄武敕令”:改名是我唯一的办法

日期:2025-07-12 18:01:58 / 人气:4

"今年4月,因为申请更名“周天紫薇大帝”,周景明(现用名)引起了人们的注意。
从2024年5月开始,他先后提交11次更名申请,包括“朱雀玄武”“朱雀玄武敕令”“周黄帝武则天”“周乔治·华盛顿”等,在网络上引发争议。
走红之后,有十几家媒体联系他,希望采访。高考生特意找过来,夸他改的名字真酷。连同村的人见到他,也会说一句“成网红啦”。
这个生于农村、就读技校、认为未来只能进厂的男孩,有了一种“不再被当作普通人”的感觉。
6月30日,“新浪蜂鸟”曾和周景明有过一次将近4个小时的对话。
网络的恶意和批评让他迷茫和自卑,最刺痛他的一条评论是“直接抓起来送进精神病院”。
7月2日,他在微博致歉,表示以后不再申请改名,希望公众忘了他。
但次日,他便发文反悔,想再次申请改名,私信媒体希望得到报道。
“我没有特长,没有其他出名的办法,改名字是唯一的手段。”
以下根据周景明的讲述整理。
一、“名字方面永不满足”
至少一开始,我并不是因为想红,才申请更改名字。
更名远在走红之前。去年5月,我将原名朱云飞改成“朱雀玄武”,并没有得到关注。直到今年4月申请更名为“周天紫微大帝”,未予以通过,才开始有媒体报道。
我改名不是一时兴起,对名字的执念,从童年就埋下了。
2001年,我出生于湖南省桂阳县船山村,虽然不知道父母取名“云飞”的原因,但同村有一个开摩托车行的人,也叫朱云飞。
别人总说,我们的名字一模一样。虽然不是嘲笑,说云飞是个好名字,但我还是感觉不舒服。
我不喜欢和别人重名,天生觉得人应该有独一无二的名字,这样才能和别人区分开来。我不喜欢和别人有一样的东西,像撞衫,会觉得不高兴。
更何况,偶尔也会有人调侃我叫“猪会飞”,我就更讨厌这个名字。
那时候太小,我没想到改名的办法。直到去年,我偶然看到一本姓名学的书,可以根据笔画来推算吉凶。
我对玄学有浓厚的兴趣,书里说名字对人的运势有影响,推算过后,发现朱云飞这个名字不太好,只能打70分。
“朱雀玄武”是古代四大神兽,听起来比较玄幻,算完分也高,所以我决定申请更名。
这只是一个开端,因为不断有新的想法,所以近13个月内,我共申请改名11次。分数最高的是一个有48个字的名字,缩减之后变成“周天玉皇大帝”,申请没能通过。 
桂阳县公安局不予审批周景明更名申请
哪怕我现在想到了一个最好的名字,但用了一段时间,也会觉得要再换一个。
一定程度上,名字代表了我的特殊性。毕竟我长相普通,现实生活中见面,如果不叫名字,我就是个普通人。
之前采访中,我说正式场合介绍自己叫朱雀玄武敕令,估计对面肯定会笑。那时还有一种自嘲的意味,现在不会这样想了,名字跟大多数人不一样,别人有意见,很正常。
我相信自己改名没错,没有伤害任何人。
外界对我的批评集中在浪费社会资源、恶意滥用行政姓名权,但我不这样认为,因为我国民法典没有规定改名的次数限制,这是姓名权自由。
或许我也动摇过,7月2日我发声明道歉,决定以后不再改名字,但隔了一天就后悔了,因为族谱考虑,还是想改回父姓。
所以,改名方面我或许永远不会满足,总是想去体验更好的、没尝试过的。
二、“最快乐的时光”
上一次感到自己的特殊,还是在童年,那也是我最快乐的时光。
我来自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下面有一个弟弟。因为父母外出打工,我跟着来到广东韶关。上完幼儿园后,回桂阳读完了小学一到四年级。
爸爸是建筑工人,妈妈是酒店服务员,我不清楚他们的薪资水平,但小时候,我从未感觉物质匮乏。
每年春节回郴州,我都是坐火车,从没坐过大巴。每周的零花钱是20元,属于同学中比较高的水平,有很多吃路边摊和零食的记忆。
周景明在桂阳的老家
每年过生日,虽然不买生日蛋糕,但爸妈都会按照本地习俗,杀一只鸡炖了为我庆祝,偶尔还会送一些零食。
我的成绩也挺好,老家墙上现在还贴着我三年级的奖状,有三好学生和优秀班干部。
周景明三年级获得的奖状
小学五、六年级,我回到韶关上学。虽然在市区学校成绩不算突出,但我不焦虑,喜欢跟别人玩,人缘也好。同桌曾经评价我幽默,到现在我还记得。
我还有一个特长,就是字写得特别好。语文老师夸我行书写得好,我没练过硬笔书法,都不知道什么叫行书,但就是会写。
小学期间,我都是乐观外向的状态,父母不说我的成绩,没有任何压力,那是我最开心的时候。
初中我被分配到韶关市的浈江中学,这所中学不属于重点中学,但也不差。初一成绩还能排在班级前十,从初二开始就一路下滑。
一个原因是,我迷上了去网吧玩游戏,QQ飞车、英雄联盟都玩,周末基本泡在游戏里;另一个原因是,我接触到玄学,喜欢上了算卦和看相。
我不知道为什么自己痴迷于这些,或许是玄学给了我成绩之外的自信,同学叫我“大师”,都想找我看相。同桌女孩喜欢看历史书籍,觉得我研究的东西很厉害,特别崇拜我。
老师没有干涉过我的爱好。初中班主任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开班会的时候,他特别提过自己在陕西遇到很厉害的算命先生。那个人说他会被牛踩到,后面就真被牛踩到了。
班主任说我可以周末去天桥上摆摊,应该是开玩笑的,我也没有尝试过。但我的确有一些天赋,看得比较准。
有一次,英语老师在上课,突然我的灵感来了,说他是在1月16日出生的。老师对此特别惊讶,说我像他肚子里的蛔虫,只有他和他妈妈知道真正的出生日期。
学校里没人觉得我奇怪,也没人说这是不该做的事情。
同时,我的书法依旧很好,在学校举办的硬笔书法比赛中拿了二等奖。
那时的我不在意成绩,也不觉得学历重要,只相信自己特别。我觉得自己有种灵感,这像是一种别人没有的运气,有灵感的时候我会比较开心,也过得比较顺。
现在回想起来,如果当时有更好的环境或者引导,能把书法发挥好,或许之后能去艺考,走艺术方面的道路。(笔者注:高考艺考中没有硬笔书法专业)
三、“命运只有进厂或当服务员”
2018年,我参加中考,考了470多分,没有被录取到普通高中。
我不觉得沮丧,同班同学里只有十几个人上了高中。当时有普职分流,成绩不好的就提前去技校参观。我对技校没有什么偏见,也不是非要上高中。
家人说要找个离家近的学校,帮我选了广东省南方技师学院,对录取分数没有严格的要求。
专业方面我没有想太多,同学一般会选机电一体化,可能是出于就业的担忧,但我只考虑计算机广告制作和计算机网络应用,选了后者。
我做选择的时候不考虑太多,只凭感觉,尽管当时我引以为傲的灵感就不太好了。
计算机网络应用专业的课程包括简单的C语言、电脑维修等等,我并不感兴趣,每天都坐在课堂后排睡觉。
技校不搞成绩排名,不交作业也可以。我不怎么写书法,这方面逐渐变得平庸。
我当时有七八个好朋友,他们的共性是相信玄学,叫我“大师”或者“大仙”。其他人不愿意和我交流,我就不想跟他们说太多。
那时候,我执着于自己的想法,很固执,不听别人的意见。对于未来,我不担忧,甚至觉得很清晰。要么进厂,要么去酒店当服务员。我没什么学历,也不擅长销售和与人沟通。
最后一个学年,我在网上联系劳务中介实习,这不是学校强制要求的,我也没有体验生活的想法,可能就是想赚点钱。
劳务中介现在是免费帮找工作,他安排你去哪就去哪,然后赚取工资的差价,比如工厂开20元的时薪,他可能只给你17、18元。
我去了一个做蓝牙耳机的厂,16元的时薪,属于很低的水平,富士康都是25元一小时。
我的工作是测试蓝牙耳机,听声音有没有坏。一般从早晨8点干到晚上七八点,不含吃饭最少也要工作9个小时。
我不觉得难,当时有两个技校同学一起,有朋友在就不难。我也没有钱难赚的感觉,因为别人都是这样做的,我也这样做。
实习两个月赚了6000元左右,我几乎都花完了,用在抽烟、旅游、唱k……
南方技师学院提供三年制和五年制两种选项,如果五年制毕业,学历层次等同于大学专科,但我选的是三年制毕业,相当于中专学历。毕业证书的发证单位是广东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现在看来,我当时选择的道路对自己的人生不是很好,后来也没从事那方面的工作,这给我带来了自卑感。
毕业后,我有很长一段时间待在家里,不想出去工作,也很少出门,什么都不想干,不知道为什么。
我偶尔会去兼职,最常去快递中转站当分拣工,从早上7点干到晚上19点,碰上大促要加班。工资是日结的,少的话120元,多的话180元。
我一直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节奏,月收入平均下来不到1000元。父母每个月还得贴补1000元给我,他们着急,老催我去找工作,但我不理他们。
我没什么朋友,只有一个初中同学关系比较好,出门就是和他坐着吃东西聊天。
我们都是啃老族,见面不谈未来,也不焦虑工作。聊天主要是说国外的灵异故事,我们相信特异功能的存在,觉得很厉害。
韶关寺庙很多,当地人普遍相信玄学,没人觉得我们信这个奇怪。
我羡慕香港的风水大师,但不确定自己是否能走这条路。走这条路是有风险的,它在法律上的定性也很模糊,如果涉及的金额太大,可能会构成诈骗。
那时候,我觉得自己能力差、什么都不会做、也没有正经工作,不知道想做什么,也不知道能做什么,只是总感觉不安、心情不好。
四、三次高考
在半啃老、半打零工的状态中大概过了几个月,2021年的国庆假期,我回了一趟桂阳老家,同村发小告诉我,社会考生也可以报名高考,我才第一次知道自己原来还有参加高考的机会。
我对学历其实还是有追求,希望自己有高一点的学历,也想体验大学生活。
在此之前,我曾经报过自学考试(即:对自学考试参加者进行以学历考试为主的高等教育国家考试),想考大专学历,但专科专业的开考课程不得少于15门,理论考试课程门数不得少于14门。
自考每年只有两次考试机会,每次考试最多可以报4门,这也就意味着,哪怕所有科目一次考过,也至少需要两年,考完了专科才能考本科。
这个过程太漫长了,而且还不是全日制,我觉得不是很划算,想去尝试高考。
三次高考,我都没有认真准备,基本考前一周才开始复习。备考期间最长的学习时间可能都没超过半小时,一般在很无聊的时候才刷公众号看看。
到现在,我都没买过各科目的教科书,也不知道高考有多少个知识点。
2022年,我选的是物理类,高考成绩是280多分;
2024年,我报名高职单招考试,最后拿了461分;
今年高考,我选的是历史类,考完估分300~350分,但最后只有246分。
周景明2025年高考成绩
我不觉得难过,只是分数确实有点低,原本我还在考虑去新疆或者黑龙江上学,但实在太远了。
而且民办大专学费很贵,我决定不去了。
我一直想考苏州大学,后来得知那是一所211院校,估计考不上,去江苏的本科院校也行,几本都无所谓。
我喜欢汉语言文学,今年语文没复习也考了74分,但不是因为想当老师,我不知道自己喜欢做什么,从来也没得选。
我知道唐尚珺的故事,但不会像他考那么多次。我最多就考5次,不喜欢一条路走太漫长,那样没必要。
五、两次退学
2022年高考,我被西藏职业技术学院草业技术专业录取,这个专业是调剂过来的。我还报了河南的鄂州职业技术学院,和湖南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都没被录取。
虽然不是我最想去的学校,但我肯定会去报道。当时网上有一句流行语很火,“青春没有售价,硬坐直达拉萨。”我从未去过西藏,想去拉萨看看。
拿到录取通知书那天,我特别高兴,觉得弥补了遗憾,好像终于走上了和大家一样的路。
受疫情影响,直到2023年初,我才真正去到拉萨。
比起对大学的期待,我那时更想去旅游,坐火车沿着弯曲的铁轨盘沿而上,我一路上拍了很多照片。
周景明在西藏旅行、上大学
在学校待了不到5个月,我就决定退学。关于退学原因,我对外一般说的是不适应高原气候,或者专业不感兴趣,但实际不是这样。
第一,因为扰乱教学秩序,我被二级学院下了处分,还在宿舍喝了大量白酒;
第二,我有几次故意玩失踪的经历,因为心情不好,故意藏在废旧船舱,或者独自跑到十公里之外的地方,不接电话、不回信息。
西藏晚上气温低,下雪,有狼出没,老师和同学,甚至附近的村民都来找我,我听到了他们叫我,但就是不想出来,撒谎说睡着了。另一次是当地部门使用手机定位,才找到了我;
第三,班主任和辅导员带我到西藏第二人民医院精神科就诊,诊断书上写着“自诉在练气练道法,不排除偏执型精神障碍”;
西藏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病例
第四,我还经常写信反映学院的问题,有一次校长直接抢了我的手机,交给老师保管;
因为这些事情,同学慢慢孤立我,我也觉得待在学校没意思,2023年5月决定退学,当天学院帮我买了飞机票,让两个老师送我飞到了广州白云机场。
家人劝我先读书,但我坚持要退,他们也没办法。
我没想过可以先拿专科学历再想以后,如果这样走,是一条很漫长的路。理想状态下,我希望能直接考上本科,但我好像也没有认真去复习,去走这条路。
2024年,我被录取到郴州职业技术学校大数据与会计专业,这也不是我自己选的。
入学不到一周,我就退学了。我给班主任发了西藏第二人民医院的诊断书,主动坦白可能有偏执型精神障碍。
我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说,但那时候,我记性不好、心情抑郁、入睡困难、也容易紧张。我吃过用于治疗抑郁症的帕罗西汀,也喝过中药,都没什么用。
班主任把我的情况报到学校心理科,心理科综合评估后建议我退学。因为我23岁了,读下去可能也找不到好工作。
我当时难以接受,还写信给湖南省教育厅反映诱导退学的问题,但现在觉得他们也没有不对,综合了过来人的角度和成年人的感受。
我的确很难融入十七八岁的同学群体,没有共同语言。报道那天,有些家长对我投来异样眼光,觉得我这么大了,怎么还做这种事情。
我偶尔会想,如果去好一点的综合性大学,有研究生,类似的眼光会不会好一点。
我的心理疾病现在好多了,回想起来有点后悔轻易退学,如果正常读下去,今年7月我或许就可以顺利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大专毕业。
六、迈向玄学的尝试
哪怕上了大学,我依然不知道自己想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依旧对玄学感兴趣,但不知道如何才能做相关工作。
唯一迈向玄学的尝试,或许只有2023年在武汉灵泉寺的义工经历。
那时我刚从西藏职业技术学院退学,心情不好,从公众号看到寺庙招义工,想去静一下。
应聘只要打个电话,不用面试,也不用任何费用。去的时候填一个表,和对方说只是短期入住,手续就办完了。
那或许是我最接近修行的一段时间,但我也没有付出全部精力。僧人是有早课的,但我很少参加。我一般6点起床,然后才出坡。
僧人把劳动称为“出坡”,出坡比较轻松,我只用打扫一下卫生,不需要一整天都干活。
僧人的晚课我参加较多,跟他们一起诵经,会觉得安宁祥和,比较有安全感。
每天21点,我就睡着了,没有手机,感到无聊,待了一周就走了。
走之前,我和监院聊过一次,也没有请教什么困惑,他建议我多做善事、孝顺父母。这很正常,佛教讲究慈悲为怀,善有善报,不算卦和算命。但我对道教更感兴趣,这些也就听听。
道观招收义工较少,哪怕招的话也有费用,学武术的比较多,我从未真正去道观修行。
我没有师父引领,只能在公众号搜民间法术古籍学习,也不知道该怎么成为大师。录短视频有风险、也赚不了太多钱。
我观察抖音上的大师,比起算得准,好像更需要包装和人脉,会察言观色。我没有他们能说会道,形象也一般,看起来就不像大师。
我想成为超然物外、道行高深的世外高人,但太年轻,不适合,这可能更适合年纪大一点的人。
七、“觉得自己很酷、很有个性”
原本我准备继续高考、上大学,但因为改名意外走红,让我以为人生有了另一种可能性。
发现自己走红是在今年4月,我刷到自己改名上了新闻。发布账号是湖北经视直播,内容是我想改名“周天紫微大帝”,律师称名称特异,但符合法律。
其实内容不重要,光第一次上新闻这件事,就让我觉得开心和意外。我给视频点了个赞,没有评论。翻了评论区,大多是说名字少见,以及质疑名字真假性的声音,没有太多批评。
5月去港澳旅游,我看到香港和新加坡一些媒体转载报道我的新闻,虽然我从未接受过境外媒体的采访。
今年高考前后,我频繁出镜接受采访,因此在线下被更多人认了出来。
同村的人刷到视频,路上遇到就说“成网红啦”,我听了挺开心。
高考期间,有几个考生特意找到我的考场,说在有几万人点赞的红星新闻上看到了我的新闻,觉得我改名字这件事很酷。
政府领导也看重我,建议我学新媒体,多宣传家乡特色,家乡还没出过频繁被媒体报道的人。
我逐渐喜欢上这种被关注的感觉,总想被报道,总想着出名,觉得这样很酷,很有个性。
而且,我没有其他出名的方式,我没有技能、没有特长,本来出不了名。现在因为改名字出名了,就只能一直改下去。如果下次改名没有受到那么多关注,那就没有办法了。
那时候,我不介意这些人像看笑话一样看我,过段时间他们就不记得了,也不担心网络恶意蔓延到现实中,我觉得不会这么巧,恰好在路上就能碰到骂我的人。
但现在,我会开始思考频繁改名、被媒体报道出名究竟给我的生活带来了什么。虽然火了,我却没有感受到物质方面的实质变化。
我的社交平台粉丝现在也不过千,开过一次直播,没有人看,也没有人打赏。目前,我还没有从流量方面获得任何收入,也没有mcn机构联系我。
同时,找工作却变得更加困难,尤其是出名之后,之前的公司都不要我,怕我带来不好的影响。
而且,6个字的名字会给生活带来各方面的不便。之前改成“朱雀玄武敕令”,我去办港澳通行证,工作人员的反应是名字这么奇怪,会质疑证件的真实性。
最近,我还发现自己的身份信息、住址、电话都被泄露了,在各种群里被转发,还接到了多家平台的催收短信和电话。
另外,尽管相关部门从未粗暴或强行制止我改名,但还是有很多不理解和反对的声音。
很多人在社交媒体给我发私信骂我,我最初还会解释,但后来越来越多,只能置之不理。其中,最让我受伤的评论是“直接抓起来送进精神病院”,这样说很不好。
家人劝我不要老改名,有一个关系不错的公益服务领域的老师,之前跟着他参加过几次志愿活动。他也不支持我改名字,说会一直叫我朱云飞,还给我看了微信备注“朱云飞”。
这些声音我只是听听,不是很在意。我没有那种一定要听建议的师长朋友。除了自己,我在意的东西很少。
八、“希望自己的声音被听到”
现在,妈妈每次看到我和记者聊天,都会骂我,他们不希望我再受到关注。但我还是会接受采访,因为我想红。
多数关于我的报道,不管正面或负面,我都会转发到朋友圈。我还会写信主动寻求媒体的报道,尽管被拒绝、被批评的情况占大多数。
周景明主动联系媒体希望被报道
我喜欢和记者聊天,能分享内心的想法。通常情况下,记者都是发文字问题,我回语音消息。有的也打电话,但不会说很长。
不断有记者让我复述改名过程,说多了我有点烦,会直接让他们去看百度百科,拥有自己的百度百科,对我来讲也是骄傲。
截至目前,十几个采访里,只有两个采访聊的时间比较久。
我只有一个朋友,不是天天见面。我没有正式谈过恋爱,也没有喜欢过哪个女孩。家人不理解我,所以接受采访我也是为了找个人聊一下。
我还有一个爱好,就是给名人写信,我给很多名人写过信,包括美国前总统拜登和一些明星等,信的内容是促进和平,希望彼此认识,会寄到他们网上公开的地址。
我曾经写信寄到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办公室,想要行政长官的签名,虽然没能成功,但收到了回信,我还发了社交媒体留念。
香港行政长官办公室给周景明的回信
我想收集名人的回信,或许是出于虚荣。但不回信好像我也不会难过,不是每个人都会看到我的信,但我还是会写,希望自己的声音能更多被听到,被重视。
这些年,我挺孤单的,虽然喜欢和人聊天,但没有能真正倾听我的人。
九、“希望大众客观一点”
我现在的微信头像,是志愿者在老家给我拍的,画面里我正在学习,拍得很不错。这是我少有的用专业相机拍的照片,我还把它设为了微信聊天背景。
周景明现在的微信头像
未来我大概还是会选择学习的道路,明年我还会继续参加高考。希望能考400分以上,尽管没达到本科线,但至少不会像今年这么低。
为了考到400分,我会认真复习,不再像之前那样在手机上刷做题软件,要买书和资料。
我觉得高考很特别,喜欢看到高考试卷上的“绝密”二字,好像只有一部分人能知道,很特殊。
我挺想利用高考和考生聊聊,其他考试没有热闹和人多的感觉。我喜欢考完大家一起庆祝,虽然自己没有特别庆祝过,但看到那些学生开心,我也挺开心。
或许有点考上瘾了,但我这个人喜欢就会去做,就像改名字一样。虽然我的爱好不会持续太长时间,选择也极其不稳定。可能明年我不喜欢这些名字,觉得无聊,就不会改了。
名字之外,我不觉得每个人要特殊。当下的我其实很迷茫,想要和多数人一样的正常生活。
我希望找份正当工作,最好是坐办公室的工作,有一份稳定的收入,空闲时间再研究兴趣。
可能到明年,如果网络没有带来任何收益,我也没什么要表达的,就会淡出网络。
理想的生活或许是住在山里的别墅,不工作,每天喝茶、研究玄学。
我又是一个复杂、充满矛盾的人。我想要的状态有很多面,想要出名,也想要隐私,有时候喜欢热闹,有时候喜欢安静……
对于公众,我最想要的是一份尊重。恳请大家不要把情绪加诸当事人身上,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缺点,不要以个人观点评价别人,希望大众客观一点。
"

作者:天富娱乐




现在致电 5243865 OR 查看更多联系方式 →

COPYRIGHT 天富娱乐 版权所有